创新药转型进入高速期。 来源|医药研究社 现代人饱受睡眠问题困扰。 美团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就有超过2000万人在美团平台内搜索睡眠相关疾病,搜索传统睡眠药物的人群超过750万人。不过,不少抗失眠药
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,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 同为深圳企业,且高度聚焦研发,康泰生物被乐观的投资者称为疫苗界的“华为”。 作为当初中国乙肝疫苗产业化的“破冰者”,康泰生物确实曾站在
-01- 引言 胃癌在癌症相关死亡率中排名第三,被认为是全世界最难治愈的癌症之一。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交界处(GEJ)腺癌患者中,中位总生存期(mOS)不超过10个月。虽然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
从靶点跟随到前沿创新,中国药企的技术突围战已悄然升级。 从小分子、抗体到ADC、TCE……中国创新药的技术突破轨迹,正从“靶点跟随”向“原始创新”跃迁。而在更前沿的小核酸药物领域,一场静默的革命正在发
幸福的Biotech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Biotech各有各的不幸。 2025年,对于国内众多Biotech而言,是极为“割裂”的一年。一方面,是以ADC、TCE、双抗、小分子等为代表的modality
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,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 随着辉瑞收购GLP-1减肥药开发商Metsera消息的传出,GLP-1药物下半场的竞争愈发激烈。对于GLP-1药物这个过去几年医药产业
辉瑞会放弃雌激素受体降解剂vepdegestrant吗? 自3月公布不及预期的三期临床数据以来,vepdegestrant的去留始终是市场关注的焦点。 从目前情况看,辉瑞并未放弃该药物,但显然也未给予
近日,达尔文起点(北京)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(达尔文细胞生物子公司)自主研发的1类生物新药“注射用经应激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物”(研发代码:ALT001)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(CD
作者丨铅笔道 阿欣 背背佳,你听过吗?最近,它的母公司——可孚医疗悄然走到聚光灯下。其已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,若IPO成功,可孚医疗将实现 “A+H” 两地上市的局面。 这家总部来自湖南的公司,主
IL-6作为自免靶点取得了很大的成功。 全球已有4款靶向IL-6/IL-6R的药物获批上市,其中首款IL-6R单抗托珠单抗,以其先发优势与多项适应症应用,长期领跑市场份额,更在新冠病毒肆虐之际获紧急授
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,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 曾几何时,康弘药业绝对是中国创新药中不可忽视的力量。 2015年,康弘药业核心创新药产品康柏西普获批上市,成为全球第三款、国内首款国产
一场席卷英国的生命科学版图的暴风雨,仍在呼啸着。 9月10日,默沙东宣布关闭伦敦药物研发中心。这已不再是缩减规模或暂缓投资,而是一次彻底的清场。所有研发业务转移至美国,只留下空壳般的注册存在。 紧随其
-01- 引言 抗体药物偶联物(ADC)疗法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,目前全球已有14种产品获得批准,140多种ADC正在临床试验中。到2030年,ADC市场将达到150亿美元以上。ADC的基本原理:通过将
-01- 引言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表现出显著的分子和表型异质性。2020年胃癌新增病例1089103例,死亡768793例,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和第四大癌症死亡原因。胃癌的流行病学分布因
近年来,“License-in”(授权引入)明显降温,但仍是药企扩充产品阵线的重要方式,尤其对于急于寻求管线突破的药企而言,“淘金故事”还需继续。 目前,长春高新控股子公司金赛药业就在通过“Licen
2025年的中国创新药,从未如此炙手可热。 一组数据足以印证这一趋势:截至今年5月,跨国药企首付款超5000万美元的BD交易,超过40%来自中国生物科技企业。而在四年前,这一比例还不足5%。 显然,中
福泰制药的止疼药革命大业,正在经历一场预期危机。 近期,公司针对非阿片类镇痛布局连遭两项重大挫折:已获批用于急性疼痛的Journavx基本无缘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(PNP)这一广泛适应症,短期商业化前景
在今年的第61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(EASD)年会上,礼来无疑是最闪亮的明星之一。无论是双靶点GIP/GLP-1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(tirzepatide)的重磅数据,还是每日一次的口服GLP-1RA